来源:NEW财金 微信号2022/5/20 10:33:10
2021年,围绕“明确门槛、规范销售、严格服务”成为互联网保险市场强监管的核心 。这一年,无论是大型互联网险企,还是中小险企都努力依照新规不断转换、跟进和重建,以期更好地适应新的监管要求,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在经历一轮轮严监管下的整改后,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表现如何?
从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互联网财产保险发展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来看,相较于2021年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同比增长38.2%,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虽未增至两位数,但8%的增长率仍令人欣慰。
自2021年2月《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正式实施后,在机构持牌、人员持证的监管原则下,互联网保险市场发展逐步规范,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保费占比显著提升,营销宣传引流业务占比同比大幅下降。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凭借其流量运营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和生态闭环优势,助力保险公司实现保费规模快速增长,流量投放型业务得到整治和规范性引导,营销宣传引流业务发展趋向合规经营。保险公司自营平台保费占比进一步小幅下滑,平台运营能力有待提升。
图片
01
保费增速高于行业整体,下半年“断崖式”失速
《报告》通过对全行业70余家公司互联网财产保险月度监测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互联网财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862亿元,同比增长8%,较财产险行业整体保费增速高出7%。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渗透率由2020年的5.9%上升至6.3%。
图1: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及同比增速趋势图
从单月保费收入来看,2021年下半年经历了明显的低谷期和调整期,呈现“断崖式”失速。主要原因是受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对“首月1元”等互联网保险乱象进行治理所影响,互联网财险自8月起明显下滑,9-10月进入低谷,历经近3个月的调整和整顿,互联网财产保险发展进一步规范,市场开始回暖,11-12月保费收入逐步回升。
图2:2021年互联网财产保险单月保费收入和同比增速走势图
从险种结构来看,除意外健康险和车险占比同步下降外,其他险种均实现正增长。其中,2021年意外健康险保费收入占比同比下降6%,但仍然为最大险种,占34%;车险保费收入占比持续下降,但幅度缩小,占26%;信用保证险、责任险、财产险及其他险种保费收入占比分别为13%、8%、5%和15%,其中信用保证险、责任险和财产险同比上升分别为5%、2%和1%,其他险种同比基本持平。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21年,互联网财险市场集中度与同期相比较为平稳。保费规模前十家险企合计占比78%,同比基本持平。其中,众安保险、人保财险、太保产险、平安产险、阳光产险、国寿财险、紫金保险市场份额同比均有所提升。
从保费增速来看,2021年互联网财险保费规模前十家保险公司合计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4%,较整体高出6%。从保费收入变动值来看,众安保险、人保财险、紫金保险、平安产险、阳光产险贡献增量分别为37亿元、26亿元、17亿元、15亿元、12亿元,是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
02
车险扭转负增长局面,马太效应愈加明显
《报告》显示,2021年,互联网车险实现累计保费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1%,结束连续两年的负增长局面;同时,互联网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较整体车险高出7%。
图3:互联网车险保费收入及同比增速走势图
主要原因:
一是2016-2020年期间,除2018年呈现短暂的恢复性增长之外,互联网车险均处于负增长状态,因此同期业务规模基数较低;
二是互联网车险凭借其优于线下传统渠道的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体验,有效吸引客户,在车险综改后时代恢复保费正增长。
从互联网车险市场集中度来看,较同期有所提高。保费前十家险企合计市场份额85%,同比提升4%。其中,平安产险、太保产险、人保财险、华海财险、安诚财险、国寿财险的市场份额同比均有所提升。在车险综改后时代,车险业务发展趋于规范,头部保险公司依托其规模效应和成本管控能力,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
图4:互联网车险保费排名前十家保险公司市场份额
从保费增速来看,2021年互联网车险保费规模前十家险企合计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6%,较整体高出15%。从保费收入同比变动值来看,平安产险、人保财险、国寿财险及安诚财险分别贡献增量12亿元、8亿元、7亿元、7亿元,是主要贡献力量。
03
非车险同比增长11%,仍持续受政策面影响
2021年,互联网非车险实现累计保费收入639亿元,同比增长11%,较2020年保费增速上升9%。
图5:互联网非车险保费收入及同比增速
从互联网非车险险种来看,2021年,意外健康险、信用保证险、责任险、财产险及其他险种累计保费收入分别为290亿元、112亿元、68亿元、40亿元和128亿元,分别占比34%、13%、8%、5%和15%。从保费增速来看,意外健康险同比下降9%,信用保证险、责任险、财产险及其他险种保费收入同比上升分别为80%、43%、28%和11%。从保费收入同期变动值来看,2021年信用保证险、责任险、财产险和其他险种合计贡献增量91亿元,其中,信用保证险贡献增量为50亿元,责任险贡献增量为20亿元。
图6:互联网财产保险各细分险种2021年保费增速
从互联网非车险市场集中度来看,呈现继续下降态势。保费排名前十家险企合计市场份额为79%,同比下降3%。其中,众安保险、人保财险、太保产险、阳光产险、国寿财险、紫金保险、天安财险市场份额同比均有所提升,其余公司市场份额均有所下降。
从保费增速来看,2021年互联网非车险保费规模前十家险企合计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7%,较整体高出6%。从保费收入同比变动值来看,众安在线、人保财险、天安财险、紫金保险、阳光产险、太保产险贡献增量分别为41亿元、19亿元、15亿元、12亿元、11亿元、7亿元,是主要贡献力量。
从单月保费收入来看,9月是互联网非车险业务低谷期,当月同比下降55%,主要受意外健康险大幅下降影响。2021年8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保险机构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及整改工作,“首月N元”等问题的互联网健康险业务全面下架。2021年10月,银保监会印发《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聚焦赔付率低、佣金高、销售行为不规范等突出问题,深挖根源,从制度上有针对性地治理,全面规范意外险业务发展。受两项政策正向引导,互联网意外健康险在9月的保费收入同比下降121%,但从11至12月起,意外健康险市场回归理性、业务逐步恢复。
互联网财险是财险行业保费增速的有力支撑。一方面,2021年,互联网财产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8%,高于财产险行业整体1%的增速。在后疫情时代,消费者消费习惯更多由线下转移到线上,互联网财产保险在用户触达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互联网财产保险有效促进大众风险保障意识的提升,加强消费者对保险行业的关注度。由于互联网财产险的普惠性、场景性,大众可以很便捷地触达到保险产品。
2022年是多项监管政策出台后实施落地的一年,也是检验行业发展质量、夯实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时点。未来,互联网财产保险在销售流程、理赔售后、客户服务、科技赋能等方面仍要持续探索,深化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提升消费者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