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2017/2/8 17:07:56
□记者祖兆林
开门盘点,保险大省江苏再创佳绩。2016年全省实现保费收入2690.11亿元,同比增长35.19%;全年保险业为江苏提供风险保障90.6万亿元,同比增长28.5%。锚定“保险姓保、保监姓监”,江苏保监局在全省推出“三开展一推动”组合拳效果显著,保险业快速应对江苏盐城特大龙卷风赢得高分,助力宿迁市重点打造“三中心一基地”保险创新示范区显示活力。创新,使江苏保险业精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呈现诸多亮点。日前,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健与江苏保监局局长亓新政围绕保险创新这一主题进行了对话。
赵健:当今社会已步入保险时代,以保险贯穿主线的小品《天山情》首次登上2017年央视春晚,就是全社会关注保险的一道折光。借助保险的功能理政管事,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必然。据了解,江苏保监局为精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2016年初在全行业实施了“三开展一推动”活动,培养“会用”保险的能力,社会反应不错,能否详细介绍一下?
亓新政:好的。保险小品上春晚,反映出保险的功能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为充分发挥保险业服务国家“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江苏保监局去年初落实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提出的“四个着力”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三开展一推动”活动实施方案。“三开展”是指在全行业开展“从严要求落实年”活动,开展“学保险用保险,落实以客户为中心服务年”活动,在局机关全体人员中开展思想、作风、能力“三项建设”活动;“一推动”是指江苏保监局组织全省保险业研究确定了2016年重点工作推进项目上百个,为保险业精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从严要求落实年”活动,以省级分公司、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为落实的主体,着重从“四严”(行政许可从严、人员管理从严、内部管控从严、风险防范从严)上抓落实。开展了车险市场、农险、大病保险专项检查,中介业务数据真实性检查,统计和信息化执法检查,坚决打击损害保险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学保险用保险,落实以客户为中心服务年”活动的重点是学和用,保险的真正价值在于用。为学好保险,江苏保监局主要领导先后赴13个市,拜访地方政府领导并召开保险座谈会。为用好保险,全省实施“百家保险公司走访百家企业、千名保险从业人员走访千名群众”工程,收集保险产品和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议。同时优化客户消费体验,如在车险理赔中推动“互联网+”技术运用,引导行业在服务创新方面谋求突破。在去年“3·15”之前,全省96家省级分公司全部开通微信服务公众号。
打铁还需自身硬,江苏保监局在全局开展了思想、作风、能力“三项建设”活动,以夯实基础能力、提升专业能力、加强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为重点,实施能力素质建设工程。去年以来,全局共协调组织车险费率改革、年金保险业务、“营改增”税务改革、办公技能等辅导培训16次,借助保监会、地方政府、高等院校资源,加强专业化培训,提高了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三开展一推动”成效显著。数据显示,2016年,江苏实现保费收入同比保持了35.19%高增长。保险服务民生成效斐然:苏州全市民生保险661.1万户籍居民和217.5万个家庭获得了由政府购买的“民生险”,理赔金额9793万元,受益群众18.2万余人,率先在全省实现自然灾害民生保险全覆盖。东吴人寿培养“会用”保险的能力,与苏州社保中心合作医保康等项目相继落地,目前医保康项目已覆盖苏州大市范围近700万人。江苏国寿探索大病保险新路径,已经形成“基本医疗经办+大病保险承办+商业补充保险+健康管理服务”四位一体经办模式。江苏人保财险出台了精准扶贫攻坚的“两保、两贷、一投”一揽子保险扶贫解决方案,首批江苏“惠农贷”贷款额度已发放5000万元,保险公司与泗洪县政府联手开办“扶贫100”保险,兜底了全县贫困户。
赵健:江苏是保险大省,更是经济大省。在保险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江苏保险业有哪些突出作为?
亓新政:首先,加大责任保险的发展。2016年,江苏责任险保费收入33.64亿元,同比增长17.09%。一是医疗责任保险化解医患纠纷成效凸显。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2016年全国医疗管理暨维护医疗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对江苏医责险“启东模式”给予了肯定和宣导。医责险为3969家次医疗机构提供了39.38亿元风险保障。二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承保家数居全国首位。环责险保费5538万元,为4436家次化工、危化品、重金属、造纸等环境污染高发企业提供55.04亿元风险保障。三是江苏保监局联合省安监局对全省各地安责险情况开展调研,完成了《关于我省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和《江苏大力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的意见(讨论稿)》,相关材料已发省安委会讨论。
其次,首台(套)保险试点顺利推开,促进江苏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全年分别为国家级144台首台(套)和省级659台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提供22.5亿元的风险保障。
再次,出口信用保险积极服务全省外贸转型升级战略。全年共支持“走出去”项目135个,带动出口和投资超过44亿美元,同比增长32%;支持外贸出口630亿美元,服务企业12690家。
第四,保险服务农业现代化的能力进一步提升。2016年,江苏全省农险保费收入及农险基金总计为32.87亿元(不含农机保险和渔船保险保费),为全省参保农户提供了约777.51亿元的风险保障。全省已支付各类农险赔款23.51亿元,受惠农户达505.98万户次。地方创新开办了内塘螃蟹、条斑紫菜、茶叶等气象或水文指数保险,生猪、绿叶菜、苗鸡、翠冠梨等价格指数保险。苏州市申请获批承担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新增试点任务,即将开展水稻收入保险和生猪收入保险试点工作。涉农贷款保证保险的试点范围不断扩大。2016年,共为335家涉农企业提供贷款风险支持1.44亿元,业务已覆盖全省13个地市。
第五,创新服务医保改革试点。2016年,江苏保险业共受托经办32个统筹区新农合业务,受托管理参合人数1981万人。江苏国寿、江苏人保财险等公司勇担社会责任,创新大病保险报销新机制,提高困难群众获得感,全年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项目73个,覆盖人群4756万人,赔款金额共计10.11亿元,次均赔付1859.46元,人均赔付4700.13元,通过大病保险参保群众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9.3个百分点。另外,全省共有107407人次参保群众转外就医,保险机构协助办理异地结算10436例。南通市在全国首创基本照护保险,由平安养老、太平养老、太平洋寿险和中国人寿4家保险机构经办,已筹集保费1.12亿元,参保人数共计120万人。目前,共有1206名失能人员享受保险待遇。
赵健:2016年6月23日,江苏省盐城市阜宁等地遭受特大龙卷风袭击,造成98人遇难,倒塌损坏房屋28104间。保险业快速反应获得了当地政府、百姓的认可,是否对地方政府运用保险工具、创新社会管理有积极推进作用?
亓新政:去年江苏省盐城市“6·23”特大龙卷风灾害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连夜赶赴灾区,一线指挥,保险业反应迅速,配合当地政府理赔,手续简化高效。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徐鸣第一时间作出批示,充分肯定了江苏保险业理赔工作及时有力。
在江苏保监局推动下,盐城市政府2016年10月专门召开全市保险业发展工作会议,时任盐城市市长、现任市委书记王荣平说,通过大灾之后反思,要进一步加强对人财物防灾减损险种的宣传教育,推动社会公众更全面认识保险、用好保险,主动防范风险。该市推出了积极发展农房保险、中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等5条措施,推进保险业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盐城市具有劳动力输出大市的特点,每年春节返乡人员达200多万,政府支持对这部分人群开展针对性的保险宣传,要为外出务工人员编织起“保护伞”。
赵健:江苏保监局去年底曾率团赴宁波考察,助力宿迁市重点打造“三中心一基地”保险创新示范区,现在示范区进展如何?
亓新政:2016年12月5日,江苏保监局和宿迁市政府组团赴浙江宁波考察学习保险创新“宁波解法”,实地观摩了人保集团宁波产品创新中心、风险管理实验室和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运用中心等保险创新区。
“宁波解法”给我们最大启示是,思想要解放、转型发展要早,只有先人一步才能步步领先。为此,宿迁市委、市政府把保险业提升到主要支柱产业战略高度,举全市之力,力争几年内创建国家级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以特色保险小镇为依托,重点打造“三中心一基地”:三中心,即各类资源集群发展的保险产业集聚中心、服务保障功能完善的保险服务示范中心、最具发展创新活力的保险业务创新中心;一基地,即集保险后援、保险中介、专业型保险机构和互联网保险于一体的保险服务产业示范基地,为全省、乃至全国保险业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宿迁“保险小镇”作为全国首家保险产业特色小镇,占地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总投资11.2亿元,为保险集聚区提供了强大的配套服务功能。这里集聚了大地保险电商中心江苏分中心、人保财险95518客服中心江苏分中心、海泰保险电商中心等保险电销中心、客服中心、后援保障中心等,后援功能集聚区已现端倪。
赵健:筑牢风险防范底线,切实提升保险监管现代化水平,关键要靠监管创新,江苏保监局有哪些具体举措?
亓新政:加强监管,筑牢风险防范底线, 切实提升保险监管现代化水平,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按照“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要求,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加强与地方党政部门、司法机关、其他金融监管机构等的沟通合作,形成专业监管、部门协作、行业规范、社会监督的现代监管体系。
江苏去年保险监管的撒手锏是,实现银邮机构销售保险产品全流程监管。去年3月,江苏保监局精准施策,直击销售误导整治的难点,在充分征求行业内外意见的基础上,正式印发《关于开展人身保险银邮代理产品销售过程录音录像工作的通知》,实现银邮销售网点的“全覆盖”。要求商业银行和城区邮政网点自2016年4月1日起实施双录制度,建立商业银行和邮政公司代理销售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产品销售过程录音录像的“双录”制度,有效解决了针对销售误导问题取证难、查处难的监管痛点,银保新单投诉量下降明显。
同时,落实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构建防范化解风险长效机制。加强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把保险行业纠纷调解机构纳入社会纠纷大调解机构共同谋划布局,开展保险公司服务质量评价、消费者满意度和消费者信心指数测评,并将评价和测评结果向社会公布,严肃查处各类损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赵健:日前,江苏保监局发布了《江苏保险业“十三五”发展纲要》,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夯实“保险姓保”根基,加快责任险发展,充分发挥“保险姓保”的保障属性?
亓新政:江苏保险业“十三五”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江苏保费收入达到5000亿元,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左右,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达到6000元/人,保险业总资产争取达到1万亿元。法人保险公司进一步增加,保险市场体系更加丰富多元。
江苏保险业主动对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科技保险,深化科技保险“苏州模式”,推进专利保险试点,支持保险机构设立科技保险专营(特色)机构,健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首台(套)重大装备保险补偿机制,提升科技保险产品设计和服务水平。
服务社会治理创新。把与公众利益关系密切的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医疗责任、医疗意外、校园安全等领域作为责任保险发展重点,推行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总结推广无锡经验,全面推行电梯责任保险。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实现责任保险应保尽保。加快发展养老机构、旅行社、产品质量以及各类职业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和公众责任保险,扩大治安保险、社区综合保险等新兴业务覆盖面,充分发挥责任保险在事前风险预防、事中风险控制、事后理赔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作用,用经济杠杆化解民事责任纠纷。
参与社会灾害救助体系建设。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将保险纳入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和南京、苏州等特大型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强化保险与事故救援、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及慈善救助等制度间的互补联动,探索建立以商业保险为平台、多层次风险分担为保障的巨灾保险制度。
创新支农惠农方式。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保险,积极开展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目标价格保险、收入保险、天气指数保险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专属保险。
发挥保险资金支持地方建设。完善保险资金与地方重点项目对接机制,重点支持国家扩大投资“组合拳”七大类重大工程布局在江苏的58个项目和省级200个重大项目建设,广泛参与地方金融改革、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领域建设。鼓励保险资金服务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通过PPP模式、资产支持计划和购买政府债权等方式满足政府融资需求。支持保险机构在江苏开展养老、健康和安保服务业等相关领域的股权及不动产投资。
服务民生,深度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保险扶贫惠民工程。完善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制度,针对脱贫攻坚多元化的保障需求,提供精准对接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各类保障适度、保费低廉的小额保险,积极为江苏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的致贫、返贫风险提供保障计划,推动保险参与转移就业扶贫,出台具有江苏特色的“脱贫致富小康保”示范保险计划等,以此推进江苏由保险大省向保险强省大步迈进。